【校友风采】“打退堂鼓不是我的性格脾气” ——何小玲校友专访
何小玲
个人简介:何小玲,女,1970 年生,江苏武进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93年,毕业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材料专业。
1993年,进入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任技术员。2007年,组建上海市首个专业从事维修保养作业的团队,推出了“全产业链工艺新模式”,实现地下工程维保系统的全过程精细管控。研发的MJS高压喷射加固技术,为城市生命线工程和敏感建筑物周围进行全方位加固提供了可靠保障。创立何小玲巾帼创新工作室,首创“微扰动”工法,解决了软土隧道沉降变形的世界难题。编写的《地铁隧道微扰动注浆加固施工工法》被评为上海市市级工法,其团队被上海隧道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建航命名为“护隧先锋”。现任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地铁维保应急救援队高级工程师、上海地铁维保应急救援队技术负责人、上海隧道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5年,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18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2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凌晨12点,随着最后一班地铁缓缓停靠在终点站,上海这座地铁运营里程位居世界第一的“魔都”也逐渐进入梦乡。在“夜上海”入眠的时候,“夜行女侠”何小玲才刚刚开始她一天的工作。7条地铁线路、200多个车站、330多公里的隧道……这些隧道建设安全的重任全落在何小玲团队的身上,而她,是团队里唯一的女性。在工地的办公室里,刚刚安排完公司事务的何小玲接受了我们的专访,黑衣服黑裤子黑鞋子,何小玲一身劲装十分干练,她挥挥右手:“咱们开始吧!”
一、“大学是我一辈子的美好回忆”
谈起自己为什么选择进入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后简称上科大)读化学专业,何小玲忍俊不禁:“我们那时候和现在不同,当时摆在我面前的就两条路,要么学医,要么搞化学,其实我爸妈特别希望我能学医,但我小时候又特怕医院,一提到医院,打针的地方,不去,不去!”何小玲几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但是另一方面”,何小玲顿了顿,“我高中时候的化学老师是个女老师,她出过国,认定以后中国化学的发展会十分可观,所以我选化学,受她影响很大。”
抱着“以后中国化学的发展会十分可观”的信念,何小玲来到了上科大,大学给她的第一个感受是“自由”:“我从小读书一直没离开过父母,但我很想自己独立,所以进了大学之后最直接的感受是开心,因为可以不回家!”
大学校园中的何小玲
“自由”的另一面是“艰苦”。回忆起自己的大学岁月,何小玲用了一个词——“穷开心”。“其实我们那一代大学生活是比较穷的,最开始我一礼拜回一次家,我妈一次给我二十元生活费,后来我一个月回去一次,她才给我一百。”
条件虽然艰苦,何小玲在学业上却丝毫不敢懈怠:“当时就是做一些很基础的实验,那时候的老师们真的很认真,会全程陪着你,手把手地教,我们对老师也十分尊重。”
在何小玲印象里,上科大的老师们非常关心、爱护学生:“其实只是帮老师收集一些数据,但老师们却很尊重我们,会把我们的名字写到他们在国外杂志发表的论文上,那时候只知道开心,但根本没想过这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何小玲坦言:“直到工作之后,要评这个评那个,这些都需要科研成果,我慢慢才意识到,老师们的关心爱护给了我多么大的支撑。大学是我一辈子的美好回忆。”
上科大岁月,老师们的一些举动也让何小玲很受感动。“其实我这个人有点‘脸盲’,很多老师都对不上,但老师们对我们却十分关注,对我们的名字、专业都十分熟悉。”
尽管生活艰苦,但在何小玲眼中,自己这代人读大学时的开心程度却一点不亚于当代大学生。参加舞会、河边钓虾、骑车去太仓、春假坐火车去南京玩……工作这么多年,大学时的欢乐仍然让何小玲念念不忘:“因为没有手机电脑,我们那时候反而会尽可能去和人接触、交流,那会是钱少,但是我们做的活动都很有意义。现在的大学生把很多时间耗在电脑上,人与人的接触和面对面的交流反而少了,在大学里的回忆也就少了”“其实很不值得”,何小玲说:“电脑以后总有时间去玩,但跟同学之间的这种情谊,是后面想补也补不回来的。”
二、“不能回头”
何小玲大学毕业照
告别了骑着自行车开心畅游的大学时代,何小玲的下一站是工地。“其实刚刚进到公司时,我是搞科研的,只是因为材料用到了工地上,我就去了工地,后来又留在了工地上,确实是有很多阴差阳错的事情。”
初到工地,何小玲面对的不仅是“歧视”,有时“干脆就是无视”——“在学校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这种感觉,但到了建筑行业,在那个年头,女同胞不仅是被人看不起,而是他们会忽略你。即便你到了一线,他们还是会觉得你不存在。”
在那个年代,这种“无视”体现在方方面面,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在何小玲刚到工地的时候,工地甚至只有男卫生间。“因为工地24小时要值班的,轮到我一个人在晚上值班,看着外边黑黢黢的,我就会哭,是真的会哭,那会儿都不敢喝水,就坐在那里发呆。”
不过,“无视”之外,她也得到了许多老师傅的关爱:“那些比我更长一辈的人,觉得一个女孩子到工地上来,他们觉得很难得,然后下意识的,他们会对你很重视,会教你各种各样的事情,我在工地上学了很多之前在实验室、在学校根本学不到的东西。”
“之前根本没想过工地会这么辛苦,但留在工地以后,我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回头。”
“其实也不是说真的不能回头,”何小玲补充道,“是我对自己的一种要求,我觉得既然跨出了这一步,退缩——这肯定是不是我的性格脾气。既然选了,我就绝不后悔。”说这句话的时候,何小玲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
工作中的何小玲
正是这股“绝不后悔”的韧劲儿,支撑着何小玲从化学跨入建筑领域。“虽然我懂材料,可我对施工方面的了解却完全是零。我就拼命学各种各样的东西。”
“我记得特别清楚,”何小玲做了一个强调的手势,“1993年,我工作第一年的5月28号,地铁一号线刚刚开通。那会大家根本没有地铁保养和维修的概念,好比家里买了第一辆汽车,刚买回来的时候只顾高兴开车,哪里想得到汽车还需要保养,还需要维修?”从看图纸、绘图,再到碰都没有碰过的计算机……“这些都是非常专业的知识,却没有能系统掌握这些知识的人来教我。”
压力大,难度高,跨专业……摆在何小玲面前的困难从来就没有少过,但是何小玲只认一条——“我觉得选了,啥都没干出来就打退堂鼓,这不是我的性格脾气,我感觉我做了,我就得把它做好,而且‘从无到有’往往会更有成就感,这些问题总得有人来解决,是吧?”
三、“把工作当事业来做”
工作多年,何小玲已经习惯了“乱糟糟”的生活:“早些年儿子还小,他十点半睡觉,看他睡着了我就去上班,夜班都在十一点之后,等早上五六点,我回来给他做饭,正好不耽误他上课。”在睡眠方面,何小玲也养成了“随遇而安”的习惯:“比如今天早上九点到十一点,这会没事,好,我赶紧在办公室趴一会,明天八点到九点没事,好,我赶紧再趴一会……”用何小玲自己的话来说,她是把工作当事业来做的。
无论是性格脾气还是对工作的态度,何小玲都深受父亲的影响。“我父亲是中国第一条越江隧道——打浦路隧道的技术负责人,他工作那会儿,工地上更脏,他每次回家都是脏不拉几的。”尽管父亲一辈子没拿过什么大的荣誉,但何小玲打心眼里佩服自己的父亲:“因为整个技术行业里的人都认可他。”
“说起来你们不信,我父亲三四十岁的时候,大家就喊他‘老先生’,什么是‘老先生’?就是说你技术老道,直到现在,行业里很多人都只知道他叫‘老先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完全是靠自己的技术来获得大家的认可。”
当聊到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何小玲沉吟了一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她看来,“就业真不难”,因为很多单位都缺人,只是没有人愿意去。“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把自己的岗位想得太高了——一进单位,就想着‘我一定要在什么档次上,我要做一番怎么样的大事业’,但是,你啥都不懂,你不从基层做起,你怎么了解这个行业?怎么慢慢走向领导岗位?”
“即便一进单位就让你当领导,你能做得了吗?大家信任你吗?你能带领公司前进吗?”何小玲追问道。
“所以说,从小事做起,从最基础的做起,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你就会出彩,你就会成功。我常跟我儿子这么说。”
现在,何小玲已经是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地铁维保应急救援队技术负责人,但她平时很喜欢和年轻人交流。“他们来我办公室直接开冰箱,‘何总,我看看有什么好喝的,好,这瓶饮料我拿走了哈!’我们都是这样交流的!”说到这里,何小玲笑了起来,“其实年轻人想法很活跃,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我特别愿意跟他们打交道,大家一起‘活到老,学到老’。”
何小玲(右一)工作中与同事交流
从业三十年,从一名普通工人到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何小玲靠着自己的“性格脾气”蹚出了一条长路,何小玲常说,自己是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的。“工作是什么?其实就是为了生存。但是事业是什么?事业是自己想去工作,而且在工作的时候还特别开心,每次完成一个任务,你都觉得这是一种成就,这才是事业。”
四、“荣誉只能证明过去”
尽管是跨行“出道”,何小玲却始终为自己的化学专业而自豪:“那时候,很多实践性的知识我都得跟工人们去现场学,从头学,蛮难的,但是我也有一个优势,就是我懂化学,在材料这块,我比大家懂得更多,我经常用不同的材料去做各种事情。化工和建筑一结合,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我从没有觉得转了行,之前的就‘白学’了,其实我是个‘三脚猫功夫’蛮好的人,”何小玲笑着跟大家分享起了自己的“学习秘方”,“比如说,在读书的时候,我不算特别认真,我不是班里的尖子生,考试成绩也都是中上水平,但我有一点好,我学的杂。”
何小玲口里的“杂”,就是“各种东西都要学一点”。“什么电工啊,铺地板啊,在这些动手的领域,我各种东西都学——这当然是一种挑战,但每次面临一个新的挑战,我这股‘不服输’的劲儿就上来了。”说到这里,何小玲哈哈大笑:“你们都不知道,我刚干这一行,人家说我不能进隧道,为啥呢?因为那时候有迷信,女的不能进隧道,我说我凭啥不能进?”
“交叉学科”和“三脚猫功夫”,再加上“这股不服输的劲儿”——这个奇妙的化学反应最终注定了何小玲会在这个领域做出不凡业绩。
即便在上海地铁行业已经小有名气,但何小玲仍然要去“破”各种各样的“壁”,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去南京开座谈会:“一桌全都是老爷爷——头发全都是花白的,年纪都是五六十岁,我那个时候才三十出头,可能他们就会觉得‘你一个小丫头片子坐这里干啥?’”
“因为这个领域的年轻人毕竟很少,女性就更少了嘛,所以我说了一些问题,或者有什么好的方法,他们都会问出很多问题来刁难你。”面对质疑甚至轻视,何小玲顶住了压力,“我就说我先尝试一下,我们让结果来说话,好不好?”
何小玲在南京这一干就是两年,两年时间,她带领团队用过硬的能力证明了一切。等到两年之后回到上海,“那时候已经是他们主动上门来找我们寻求帮助了。”
多年来,何小玲带领团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从“全国三八红旗手”到“上海市劳动模范”,从党的十九大代表到二十大代表,何小玲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但在她看来,这些荣誉却不是颁给自己的:“其实在专业领域内,大家对我们团队都有一定的了解,但从社会面来讲,了解我们这一行的人还不多,我觉得一方面,这些荣誉是我们团队共同努力的一个结果,另一方面,通过这些荣誉和相关的宣传,也能让更多普通人了解到我们这个领域、这项工作。我想,这才是这些荣誉的意义和价值。”
何小玲做客东方卫视节目
何小玲参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录制
“荣誉当然好,但荣誉只能证明过去,我们的努力是朝向当下、朝着未来的。”何小玲说,“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说,要‘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这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何小玲作为党代表参加党的二十大
一天又将过去,吃过晚饭,何小玲这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采访团队与何小玲合影留念
专栏 | 百年百人·校友风采
👉点击文字链接查看|往期推荐
【校友风采】学之大者,为国为民 ——林国强院士专访
【校友风采】在西藏当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赵吉星校友专访
【校友风采】一位上大人的“双城记”——骆勇校友专访
【校友风采】让“京”彩在国际舞台绽放——滕俊杰校友专访
【校友风采】走不虚此行的路,做毫无保留的我 ——扎根社区基层的“海归第一书记”罗桑仁青校友专访
【校友风采】何可校友专访:钝学累功,求索中泰
【校友风采】十年,我与上大的缘 ——俱李菲校友专访
【校友风采】从受助者到服务者,一个自强者的奋斗 ——王任杰校友专访
【校友风采】“我只是一不小心成了干企业的人” ——何志明校友专访
【校友风采】找到自己的宇宙——程杰校友专访
【校友风采】说干就干——王博伟校友专访
【校友风采】“新闻”给了我工作的底层逻辑——顾红蕾校友专访
【校友风采】科研为功怀严谨,音乐作伴种诗意——吴杰校友专访
【校友风采】桃李春风,山高水长——记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刘芳
【校友风采】“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赴法深造学子陆耀东校友专访
【校友风采】淡泊功与利,做科研路上的领路人——朱建国校友专访
SHUAA
【上海大学校友会校友风采专栏】
总策划:陈然 彭明霞 撰稿:王路正
编辑:钟艺玲 图片:受访者提供
上海大学校友会
世界在你眼前
我们在你身边
Email:sdxyh@oa.shu.edu.cn